在枞阳县义津镇先让村,礼让村民吴项斌因修建入户路经过邻居吴学才家的枞阳菜园与其发生分歧。在村委会召集下,县奏响善大家坐下来协商,治乐章换位思考,礼让最终两家人都表示愿意作出让步,枞阳最终化解了矛盾。县奏响善“远亲不如近邻,治乐章邻居间让一让,礼让以和为贵。枞阳”吴学才笑着说。县奏响善
退一步海阔天空,治乐章让三分心平气和。礼让“先让礼让不吃亏,枞阳是县奏响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好传统。”村党支部书记吴问和娓娓道来,明末清初,这里住着一位名叫吴廷枚的“大先生”。其父辈留下的祖山界与邻庄的祖山界相邻,因界限不清,每到伐树、砍柴、垦荒时,难免发生争执。
为避免矛盾激化,吴廷枚在亲自勘察祖山情况后和家人说:“汉寝唐陵何处是,再过些些也不妨。不妨先让他十丈吧。”对方听说后也十分感动,表示同样愿意退让十丈。从此以后,这一处等于有了二十丈的空闲地带,一时传为佳话。这就是先让村名字的由来。
近年来,枞阳县将“先让礼让”所蕴含的“让德文化”与矛盾纠纷调解巧妙结合,针对诉求多元、纠纷难解的现实挑战,形成了以“说听记察劝让和访”为核心的“先让礼让”调解工作法。
“我把墙扒掉了,树砍掉了几棵,路基让出来了,路也修到一半,隔壁却不愿意让,我心里当时肯定也是不快活。”在枞阳县白柳镇山河村,村民王丽为与邻居朱丙义、朱会生协商修路一事愁眉不展。村里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前往两户村民家中进行劝解,向他们讲述“先让礼让”的家风故事,让两家人第一时间打开了心结。
“先让礼让”的核心在于借古喻今、悉心规劝,倡导以“退一步”的理念,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而实现“各退一步、握手言和”,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于基层,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不少矛盾原本就是误会导致,双方为争一口气互不相让,如果大家都能礼让一步,事情也就解决了。”当地干部表示。
为推动“先让礼让工作法”落实落细、发挥成效,枞阳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书记领事”为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中发挥领导作用,主动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老百姓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书记领事是‘先让礼让工作法’的核心环节,枞阳县将其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干部绩效评价和荣誉评选。”枞阳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齐芳表示。
你谦让我礼让,让出的不仅是温暖和气的“小美好”,更在实践中书写了基层善治的“大格局”。据悉,目前枞阳县的16个乡镇、214个行政村(社区)以及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均设立了“先让礼让”工作室。自2023年9月以来,当地通过该机制成功化解了2000多件矛盾,调解率达91%。(江敏)